2019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2019 Taiwan Geosciences Assembly

最新消息

2019 TGA新聞稿發布時間:2019.05.15

臺灣位於歐亞與太平洋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帶,又居亞洲季風系統的中央位置,面臨相當大的自然災害風險,在過去已經造成人民的死傷與社會經濟的損失。人口快速成長與大規模的土地開發更使自然的緩衝空間逐年縮減,帶來更嚴峻的挑戰。臺灣的科學家結合國際防災科研的趨勢,積極投入研發整合性跨領域防災技術,應用資通訊科技建立快速資料傳輸機制,以及建置跨國界的全球災害資訊網路以輔助災害管理的決策。
 
2019 年適逢八七水災60 週年、921 地震20 週年及莫拉克颱風10週年,中華民國地球科學學會串連全國地質、地球物理、地理、測地、大氣、海洋、太空等地球科學相關領域的學會、系所、研究機構與政府部門聯合舉辦「2019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簡稱2019 TGA),由「科研跨域環境保育、智慧防災永續世代」的會議主軸,探討「災害學習整合分享」、「跨國觀測技術合作」、「科研跨域決策支援」及「環境保育防災永續」等科學議題,希望能喚起政府部門與民眾對土地規劃、災害管理與環境變遷議題的重視,達到永續經營國土的目標。
 
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2019 TGA於2019年5月14日至17日在臺北世貿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結合14個研討會/論壇,共有2000多位來自國內外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研究生與會。大會於5月14日下午1點舉辦開幕式,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王寶貫院士,以及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劉正彥主任擔任大會演講貴賓。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共同研發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預定在6月22日升空,我國的太空科技將邁入新的里程碑,將可大幅提升在天氣觀測精準度,提升災害預警能力,劉正彥主任在開幕演講中討論此議題。

由於人類行為在短時間的時空尺度下對地球系統造成史無前例的影響,科學家造了「人類世」(Anthropcene)這個字來形容因為人為因素形成的一個新的地質年代。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支持下成立的國立臺灣大學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特地舉辦首屆「泛太平洋人類世研討會」,期望在未來提升我國與亞太區域在永續科學領域的科研能力。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也在2019 TGA舉辦「108 年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具焦於氣象資訊在社會經濟層面的應用,以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
 
除了科學會議外,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小球大世界」(Science On a Sphere, SOS)、中華民國太空科學學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等單位於5樓的科普區域舉辦科普展示。今年亦為國際科研合作平台貝蒙論壇成立10週年,科技部貝蒙論壇計畫辦公室亦將於5月15日中午舉辦貝蒙論壇說明會。眾多精彩的科學議題與活動,請參閱2019 TGA官網與2019 TGA粉絲團